
鶴鳴九皋,聲聞于天,善良的馴鶴姑娘與美麗的丹頂鶴共鳴偕舞。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、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、無錫市演藝集團有限公司、丹青天地(北京)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,無錫市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創排的大型原創現代舞劇《丹頂鶴》在市人民大會堂成功首演。該劇根據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生在鹽城的,養鶴姑娘徐秀娟為尋找走失的丹頂鶴溺水犧牲的真人真事改編,并由新中國第一代舞蹈表演藝術家趙青擔任舞劇總導演、編劇。

總導演趙青曾為劇本八易其稿 能邀請到國寶級老表演藝術家趙青擔任舞劇的總導演,歌舞劇院創編成員,紛紛表示榮幸之至。據介紹,舞劇《丹頂鶴》創排之前,依據徐秀娟動人事跡譜寫的歌曲《丹頂鶴的故事》就在社會上廣為流傳。十多年前,藝術家趙青在聽到徐秀娟的動人事跡時,就深受感動,有了將故事改編成舞劇的想法,并著手實施,創作期間趙青曾八易其稿,直到去年才最終定稿,并交由市演藝集團歌舞劇院創排。

《丹頂鶴》的編創團隊大腕云集,作曲由與歌舞劇院有過多次合作的作曲家劉廷禹擔當;舞美設計邀請到了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張繼文。服裝設計,則首次邀請到了曾連續兩屆擔任央視春晚服裝總設計的設計師陶蕾。如此豪華的陣容,歌舞劇院方表示,只為將《丹頂鶴》打造成一個醒目江蘇文化符號,將它推向世界。

一改江南溫婉風情,演繹原生態的 創排舞劇《丹頂鶴》對歌舞劇院來說,可謂是次艱難的創新嘗試。據歌舞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,以前歌舞劇院創排的《西施》、《繡娘》等作品,舞劇中的許多角色往往都是虛構的歷史人物,而《丹頂鶴》的主角小娟的原型徐秀娟,則真實存在。另一方面,以往演員演繹的多是溫婉典雅的江南女子形象,而人物小娟,身上有著更多的淳樸氣質和自然野性的美。如何忠于原型,又能給觀眾以唯美的藝術感受,令觀眾喜歡,為此,歌舞劇院費盡心思。

一方面,劇院主創人員、演員多次實地前往故事發生地鹽城灘涂鶴場,體驗養鶴人生活,并在舞美、服裝上動足腦筋,使得人物形象真實、豐滿。另一方面,舞劇采用了4D裸眼投影成像系統等科技手段,使得舞臺背景如灘涂濕地等呈現出立體效果,給觀眾營造出了身臨其境的觀感、體驗。

改變的是時代,不變的是精神 劇院主創團隊表示,精心打造現代舞劇《丹頂鶴》,不單是向養鶴姑娘的致敬,更是對愛護動物、保護生態環境主題發出的溫情呼喚。



